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2节(2 / 3)

基层军官过来,就是为了改变这个局面。

到时候先由这些精锐基层军官带领边军士兵操练,再从全国各地抽调优秀将领,与这些基层军官互相配合指挥。

相信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能训练出一批优秀的军队来!

范仲淹最后向着东南方拱手,慷慨陈词道:“我来西北主持大局,防备夏贼屡次寇边,皆因官家信赖,因天子圣明!此间,夏贼若敢来犯,定要他有来无回!天命在宋,不负皇恩浩荡!”

“天命在宋,不负皇恩浩荡!天命在宋,不负皇恩浩荡!天命在宋,不负皇恩浩荡!”

将士们山呼海啸,气势恢宏。

与此同时,远在汴梁正噼里啪啦打游戏的赵祯狠狠地打了个喷嚏。

“阿秋!”

他披着丝绸长袍,虽是春天,最近却还是有点冷,让他鼻涕都快流出来。

“哎呀,昨夜熬了一晚上没过关,许是风寒……嗯,大孙说这是感冒,可能朕感冒了。”

赵祯用手绢擦了擦鼻涕,随后看着电脑屏幕上通关的画面,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嘿嘿嘿,终于过关了,不容易啊……”

李元昊筹备称帝,攻宋

宋国皇帝沉迷网络,常务副皇帝在旅游。

政制院加班加点干活,西北主管军政的大员在改革军事。

然后百姓的处境并未有太大改善,国库亏损,冗军、冗官、冗费问题依旧严重。

这就是大宋目前现状。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赵骏真正执掌大权是在去年九月份。

他对大宋基本情况都还没有彻底了解,以前都是从史书来看,难免有失偏颇。

所以现在必须要脚踏实地,深入基层,彻底了解大宋的基本情况。

只是从目前了解一系列的情况来看,确实是有失偏颇了。

嗯。

大宋的问题比史书记载的还要严重。

这就不单单是杀几个贪官污吏能解决的问题,可能搞不好连皇帝都得打一顿才能彻底改革。

但总体来说,只要赵骏继续执掌大权,继续走下去,还是很有希望。

因为大宋高层现在的沟通成本非常低,不像以前的大宋,互相之间勾心斗角,互相掣肘扯后腿,使得一事无成。

并且在很多事情上,他们之间也多了几分信任,少了几分猜忌,比如范仲淹掌握大权。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赵骏的出现挑明了很多事情。

不管后世还是古代,为什么一旦掌权之后,都喜欢任人唯亲,把亲戚安排进去,如公司、官场、企业,乃至于村里的狗都搞个职位?

就在于和亲戚之间交流,就没那么多顾虑。

设想如果一个外人在你手底下,说话要客客气气,而且每一句话都要想来想去,瞻前顾后,生怕哪句话表达错了,让手底下的人想多,从而衍生出不必要的麻烦来。

为此上位者常常需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包裹了不知道多少层语言来伪装,说起话来要含糊其辞,不能说得太真太细,一个个当起了谜语人。

所以古代官场上就有揣摩上意的说法,到明朝就是典范,嘉靖老谜语人了,因而严嵩、徐玠都要成为揣摩上意的高手。

而亲人之间说话就比较随意了,可以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兄弟父子之间吵架都无所谓。

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之间说话随意,实际上说明亲人之间更彻底、更自然地交流思想,进而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更重要的是,亲人之间有更深的利益同盟关系,当集团面临危机的时候,外人很有可能跳槽以求自保。

而家人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因为他们往往退无可退。

因此任人唯亲以及后世所谓家族企业的深层次逻辑,其实还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深层次利益捆绑,从而防止背叛的发生。

不过唯一不能套这个逻辑的人,就是皇帝。

皇帝不能信任亲人,是因为亲人可能会背叛皇帝。

就像赵匡胤如此信任亲弟弟,结果最后被赵光义篡了位一样。

但现在不同。

赵骏出现剧透了很多事情,导致三相三参,晏殊以及范仲淹他们跟皇帝之间,少了原来的那层隔阂,多了说话没那么多顾忌的坦诚。

因为他们有了一个共同要遵守的秘密,同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有了一个深层次的利益同盟关系。

再加上赵骏剧透了很多事情,导致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利益纠葛。

所以他们之间说话也坦诚许多。

这种沟通方式显然会极大增加工作效率,包括范仲淹去西北,也不会被各种掣肘,拥有更大的权力。

那么就在宋国上层最高权力机构的人成为利益同盟,共同构建未来的时候,此时的西夏和辽国上层权力机构,又是什么样的呢?

这个时候西夏李元昊尚未称帝,他前年才处决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