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66节(3 / 3)

表面之所以看不出深沉心机,是有能力支撑之下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我也常有出错时。”常岁宁笑着道:“但只要大路没走错,小小分岔便在可控范围内。我常也说,一时政令只为顺一时局面而生,待哪日它的弊端显现,便会有更适宜彼时的新策出现——”

“所以我等不必过于瞻前顾后,只管往前走就是了。”

这句“只管往前走”,让韩铮心下触动,从前他并无机会听刺史大人说这些听似闲谈琐碎,实则关乎大局之言,此刻听在耳中,不由更添信心。

“更何况,最难的时候都过来了,如今我们这里人才济济,还怕不能将小小江都治理得服服帖帖吗。”常岁宁说到后面,眼角眉梢都带上轻松玩笑般的笑意。

韩铮也少见地真心一笑:“大人之能,所惠必不止在江都。惠及整个淮南道,或也指日可待。”

言毕,韩铮自己都有些意外了——他头一回发现,自己竟也有这般“溜须拍马”的潜力。

然而,一旁的姚冉,却仍觉得韩铮所言过于含蓄了。

——这些人胆子太小了,她家大人之能,所惠必不止在淮南道。

韩铮跟在常岁宁身后,第一次踏进了这座外书房内。

常岁宁十分重视重开市舶司之事,有许多要处,需要向韩铮逐一交待告知,以便尽快定下章程。

其中细则,大多由王岳和骆观临二人向韩铮传达。

末了,常岁宁提到,会为韩铮配上两名擅于交际的副手,以便让韩铮可以专心处理公务。

韩铮闻言,私心里很是松了口气,他之所以很少与人交际,除了不愿,实则也是不擅交际之道……刺史大人未曾点明,却已经备妥了一切,显然也是将他的不足之处看在眼中的。

常岁宁倒不认为这是“不足”,人的性情总有两面,不能既要人家的孤清之气,又要求他八面玲珑。

只是来日的市舶司注定要与各处商贾打交道,单是韩铮一身清正之气,的确是不足够应对的,便需要有人在旁协助,此乃基本而合理的分工而已。

韩铮从刺史府离开时,已是午后。

韩铮前脚离开,王长史紧跟着来传话:“大人,您有贵客至……”

王长史不算高的声音里,有着似曾相识的喜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