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4章(1 / 2)

加入书签

“你放心吧,你在这吃,肯定有你一口吃的,至于打杂……我可不给你打杂。”说到最后,周扬忍不住笑道。

他说:“你虽然什么都不记得了,但是你识字啊,而且你很聪明,我工作上的事情,你听两句就看出问题了,这点我很意外,同时也让我知道,你是个有能耐的孩子。”

冬年被周扬夸的不好意思。

不过,冬年也算是确定彻底留在省城里。

只是,要想留在省城里,冬年还需要有个身份。

“你现在只有个名字,也没个证件,这可不行,我先给你弄个证件才行。”

而关于冬年姓氏,周扬还专门询问了他的意见。

“姓陈吧!”冬年说道,“我名字是陈叔给我取,跟着他们家的姓就行了。”

“行,那就叫,陈冬年,那别人问你是谁,你就说是我远房侄子就行了。”

冬年点点头。

至此,冬年也终于有了姓。

接下来,他也就是负责跟着周扬工作,能帮的忙就帮。

而这个时候,农村里头,年前收割后荒在那稻田,也要开始翻土松土,准备清明前后种植。

稻田翻土需要用上牛拉着的犁头,一点点将它翻起来。

因为前期也放了水,稻田犁起来也比硬实的旱田要轻松一些。

除了稻田之外,像花生地也要用犁头将土翻过来,让太阳暴晒一阵,然后又需要用犁耙将草去除,将大的泥团泥块打散。

犁耙不比犁头,犁头重,直接能够犁到更深的地里,犁耙则是一条条的铁棍,将各种大泥块给筛选出来,然后再打散。

犁耙轻,光靠人推着犁耙驱赶牛,很难达到想要的结果。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孩子帮忙了。

犁耙上面的那条长铁杆,孩子坐在那里,增加下沉的重量,牛拉动犁耙,就会让犁耙的耙子深入土里,达到将泥犁的更好的作用。

往年犁耙上,是老四或者阳阳。

今年犁耙上,盼盼看哥哥们坐在上面,被牛拖着走,也申请加入其中。

“我也要玩,我也要玩。”

对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件可以玩的事情。

宝贝闺女的请求,陈忠哪能不答应。

“行,行,等会爸爸让你上来!”

“好!”小家伙应完,乖乖的在田埂上等着。

过了一会,陈忠见犁的差不多了,便喊来盼盼。

小家伙体重轻,坐在犁耙上其实没多少重量,就是带着她半玩半忙的转了两圈。

刘月过来,看见小家伙坐在犁耙上开心的很,嫌弃道:“赶紧下来,赶紧下来,都转两圈了。”

小家伙下来后,还意犹未尽,“妈妈,这个好好玩。”

刘月一脸嫌弃。

她拍着盼盼身上的尘土,随后又看看她的小屁股,问道:“卡着不疼啊?”

犁耙上那条铁也不宽敞,孩子屁股压在那,可比自行车上的杠更难受。

可小家伙笑的一脸开心,“不疼,妈妈,好玩,我还想再玩。”

“还玩呢,都下雨了,赶紧回去吃点东西吧,你奶奶给你们煮了绿豆水,先回去喝。”

“哦,好。”

“下雨了,别再出来了啊,等雨停了再出来。”看着孩子走,刘月又叮嘱道。

身后是孩子高声回应,“好,我知道了。。”

春雨蒙蒙,夫妻俩倒没去避雨。

这雨对农户来说,不足挂齿。

而在忙忙碌碌的准备工作后,清明将至,花生种下了地,那稻秧,也长到一定高度,可以下田栽种了。

盼盼真棒

种田的时候,学校还有专门给学生放了假期。

当然,就算不放假期,一般需要忙的孩子,也会专门请假回家帮忙。

比起学习,农耕更重要。

吃不饱,连学习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农耕是需要看时间的,在那几天不能把粮食作物种下去,错过了时间,那想要农作物丰收是比较难的。

村子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所以对节气时间天气,都有一定的讲究和研究。

大人在紧锣密鼓的下田插秧,盼盼也跟着去帮忙。

回到陈家将近一年的她,身量拔高了不少,脸上的肉也嘟嘟的。

小家伙跟在哥哥们的身后,来到水田边的田埂上,手里拿着秧苗,蹲着甚至是趴在田埂上,将田边角落处插上秧苗。

看小哥哥跑过来,盼盼护犊子似得喊道:“哥哥,这里是我的,你不要过来。”

阳阳看了眼,说道:“可是哥哥想跟盼盼一起种禾苗。”

“不要你来,我要自己来!”盼盼连忙用手推着哥哥,怕他过来抢地盘。

小家伙可是有自己的小心思。

她想着这边边都是自己种的,全部种完,这样会很有面子,会被大人夸奖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